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排球协会顾问、前中国女排国手陈招娣,因病医治无效于昨日下午逝世,享年58岁。陈招娣1973年进入八一队并于3年后入选国家队。她技术全面,防守突出,曾获得1981年世界杯和1982年世锦赛冠军等荣誉,是中国女排“五连冠”时期的主力接应。
省体育局副局长陈忠和,漳州女排基地原主任、省体育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书记叶晓天,福建篮排中心主任肖青松,陈招娣生前队友侯玉珠都表示了哀悼之情。
去年年底,陈招娣还来到福建漳州女排基地,参加元老杯女排邀请赛。队友侯玉珠的一席话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老大姐一路走好!
1955年出生的陈招娣是老女排出色的接应二传,当年她的左臂曾经严重受伤,吊着一只手坚持上场,令对手瞠目结舌,因此也获得了“独臂将军”的绰号。是中国女排夺得1981年世界杯和1982年世锦赛冠军的主力接应。
在八一女排打球的时候,陈招娣的左臂桡骨曾经受伤,1979年6月,中国女排在太原迎战到访的日本女排,陈招娣在一次拦网中再次伤及同一部位,造成桡骨断裂,在之后的两个多月里,她用绷带固定左臂坚持征战全运会,从此便有了“独臂将军”的别称。
刻苦:袁伟民让她加练
效力中国女排期间——“谁还想再加练一点?”教练袁伟民冲着这群疲惫不堪的姑娘大声问道。训练一天,队员们早已精疲力竭,谁还有力气加练呢?见没有人响应,陈招娣就回答说:“那我加练一会儿吧!”
加练的内容是——救起15个好球,即要先摸到场边的铁丝网,然后跑到3米线滚翻救球之后再跑回去摸到铁丝网,跑回来重新开始……
因为实在太累,在接到第9个球时,她已经跑不动了,但袁伟民不讲情面的惩罚,让陈招娣也不能接受,她抱起衣服就往外走,“反正是我主动加练的,我不练了行不行。”等她走到门口就停下了脚步,折返回来。练着练着,她感觉身体承受不了,再次转身离开。
袁伟民说:“你今天走了,明天第一个练你。”最后第三次回来,心想,豁出去,管它呢,死就死吧。”陈招娣终于以惊人的毅力,接了15个好球。
理解:劝说王治郅回国
王治郅在1999年NBA选秀中被达拉斯小牛队于第2轮第36位选中,成为第一位进军NBA的亚洲球员,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滞留美国不归,相继错过了2002年世锦赛、2003年亚锦赛、2004年奥运会、2005年亚锦赛。
关于王治郅回国的工作,自2002年的那个夏天开始。八一体工大队隶属于总政直工部文体局,局长是前女排国手陈招娣,2003年8月陈招娣向上级打报告说王治郅马上回国,但王治郅的食言却让她很是尴尬。
由于长时间不归,据说对王治郅的处理决定早就拟好,但被陈招娣顶着外界的压力压了下来。“体育局准备处理的时候,我曾努力让他们缓一缓。”虽然王治郅的迟迟不归也让她心力交瘁,“我真的管不了了,我太累了,我们都尽力了。”
2006年2月下旬,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和国家队管理部负责人匡鲁彬赴美与王治郅沟通交流,双方这次在洛杉矶的谈话很顺利,其实按照事先的约定,陈招娣前往美国亲自劝说王治郅,尽管没有成行,但考虑到2003年王治郅的爽约,陈招娣愿意前往美国已是非常大的让步。陈招娣记忆中不仅仅有排球,还有“拯救大兵王治郅”这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老女排核心人物之一,初中语文课本《苦练》里那个刻苦的主人公,中国体育界第一位女将军——陈招娣。
她的父亲年轻时就到杭州打工,那还是在解放前,父亲在丝绸厂做一名小工,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逐渐成长为一名技术较好的工人,于是就留在杭州成家立业。作为排行老二的她1955年出生在杭州,小学、中学都在那里生活,直到1973年抽调到刚成立的八一女排队,从杭州来到北京,随后她的经历就与国人兴奋的“女排时代”联系在一起。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对排球的热衷让年轻的陈招娣迅速成长,1974年她入选八一女排,两年后进入中国女排国家队。在国家队,陈招娣担任接应二传,在当时的队员中,她的防守功夫几乎无人能及。
1998年,陈招娣患直肠癌接受手术。此后,这位昔日女排冠军成员就一直在与病魔作斗争。尽管先后经历过两次大手术,但没能彻底摆脱病魔的纠缠。今年元旦左右,病魔再次袭来,陈招娣不得不再次入院接受治疗。4月1日下午,陈招娣的病情恶化,被推进手术室进行抢救,最终因病医治无效于当日下午逝世,享年58岁。
肖青松:她很支持福建排球
“很惋惜,这是排球界的损失。”福建篮排中心主任肖青松告诉记者,他刚与省体育局副局长陈忠和到延边,督战女篮青年队的比赛,刚从飞机上下来,就听到这个事情,感到很震惊。
肖青松说,陈招娣生前对福建很好,对于福建的排球更是非常支持,在福建排球队建队50周年的时候,她还特意跑了一趟福建。肖青松表示,要与省体育局副局长陈忠和商量一下,一起出席陈招娣的遗体告别仪式。“真的是排球界的损失。”肖青松反复地说。
陈忠和:微博悼念
陈招娣生前担任国家女排领队时与陈忠和交情甚笃,1992年陈忠和家庭遭遇不幸时,她曾陪陈忠和赶到福建处理具体事宜。得知陈招娣不幸离世的消息之后,陈忠和也在微博上表示:“惊悉老战友——解放军总政治部陈招娣将军逝世,心情十分沉重。回忆一起奋斗的岁月,犹历历在目。将军一路走好!”
叶晓天:去年年底她还来过
陈招娣生前与漳州女排基地原主任、省体育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书记叶晓天关系很好,叶晓天说:“招娣看上去是那么年轻,那么英姿飒爽,她为人谦和,包容,永远是那么真诚。”陈招娣上一次到福建是去年年底,当时在漳州女排基地,参加元老杯女排邀请赛。
叶晓天说:“去年我从黄山武术世界锦标赛回来,还给她发了短信并打电话,她告诉我还在上班,从医院到办公室,需要经常来回走。我还曾和她通电话,也希望她能有机会去练太极拳,减缓病情,没有想到,就这样,就走了。”
队友侯玉珠:老大姐一路走好
陈招娣生前与福建女排名宿、福建省体育局青少处处长侯玉珠也一起在中国女排共事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侯玉珠的情绪很低落:“老大姐打球时很好强,平时相处又很坦诚。虽然知道她身体不好,但是现在听到这个噩耗还是很难接受。”
侯玉珠调整完情绪之后说:“祝老大姐一路走好!”
本报记者黄文龙
所获荣誉
1977年第2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4名。
1978年第8届世界女排锦标赛第6名,同年夺得第8届亚洲运动会女排比赛亚军。
1979年获第2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
1981年获第3届世界杯赛冠军,这是中国女排首次获得世界冠军。
1982年获第9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和第9届亚洲运动会女排冠军。
任职职位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年出任八一女排副政委。
1986年出任国家青年女排主教练后任中国女排教练。
1991年初,中国女排重新组建,国家体委借调她为女排领队,毅然再次走向了球场。
1993年,陈招娣回总政文化体育局工作,曾任总政文化体育局局长、总政直工部副政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
2006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1.女排五连冠时期主力接应
2.语文课本中《苦练》主人公3.左臂桡骨断裂打绷带战全运会4.中国体坛第一位女将军5.北京奥运会解说女排比赛
10年前,一位巨星从高楼上纵身一跃,10年后,又一位巨星驾鹤西去,愚人节没有玩笑,愚人节留下的是现实的哀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