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向下……打造地下城市空间,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水平,已成为今年北京区县“两会”上,部分区县政府关注的焦点。
在城市空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解决交通拥堵、城区停车难、拓展商业发展等问题的城市利用空间已近枯竭。为解决城市交通难题,破解发展瓶颈,西城、东城、朝阳和通州等区政府纷纷推出了不同的地下空间开发规划。向地下要空间要发展正在形成政府新的一轮开发热点。
记者从昨天开幕的通州区人代会上了解到,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的控制性规划已通过批复,其总面积16平方公里,与此前的规划相比有所调整。其中,地下空间的设计将是北京市目前最为复杂的,共分为4层,包括:地下第四层停车区域;地下第三层市政综合管廊;地下第一层“地下商业连结区”;地下第二层 “车行区”。
核心区建设4层地下空间
昨天,市规划委通州分局副局长张奇表示,通州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拟分为四层。其中,地下第一层规划为“地下商业连结区”,设计为“商业+地铁换乘”模式,将作为各个地块的连结通道。第二层将作为“车行区”,建设地下交通环廊,将借鉴中关村、奥林匹克中心区等区域的经验。第三层设计为地下市政综合管廊系统,常规管线如电力、电信等管线将分布在这一层。第四层作为停车区域,标准为每万平米可停65辆车。
跨运河的京门大桥改“入地”
通州区副区长张勇介绍,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16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规划方案已通过北京市批复。和初步规划方案相比,规划“最终版”经过了调整。张勇介绍,经过专家研究,原先规划在运河上方通燕高速路上修建的地标性建筑——京门大桥,将由之前上跨运河的设计改为“下穿式”,即在运河下部设立隧道,“钻”过运河。目前,规划部门正在针对水下隧道的深度进行设计。
他表示,这一设计是考虑到运河核心区五河交汇处水面景观的完整性。据悉,京门大桥具体开工时间还未确定,5年之内有望建成。
将建3条地下交通隧道
另外,在新城规划设计方案中,“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将成为一个重要特点。按照规划,将有东关隧道、水乡区隧道和北部环隧3条地下交通隧道,其中北部环隧最早将于今年3月开工。
据悉,东关大道地下隧道北起通燕高速,沿西滨河路向南连通北大街;北环隧道则位于核心区通惠河北岸的环形隧道。针对地下空间的具体规划,昨天,北京市规划委通州分局副局长张奇表示,通州新城核心区目前的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将是目前北京市最为复杂的”,总建筑规模约210万平方米。
责编:宁晓 |